微汙染水源的特點及危害一、微汙染水源的水質特點及危害 工業的發展導致水資源的汙染。人們已經注意到“三致”(致癌、致突變、致畸)物質的危害,近年來認為人造化學物質可能正在嚴重破壞人和野生動物的激素。低水平的汙染已能危害健康;另外,在飲用水中還不斷出現新的微生物。 1. 微汙染水源水質特點 微汙染水源是指水的物理、化學和微生物指標已不能達到《地麵水環境質量標準》中作為生活飲用水源水的水質要求。水體中汙染物單項指標,如濁度、色度、臭味、硫化物、氮氧化物、有害有毒物質(如重金屬Hg、Mn、Cr、Pb、As等)、病原微生物等有超標現象但多數情況下是受有機物微量汙染的水源。水體微汙染現象對飲用水處理工藝的選擇造成了很大的困難。 近年來,我國微汙染水源水質主要顯示下列特點。①表示有機物的綜合指標,如COD、BOD、TOC等值升高,水源水中這些 指標值越大,說明水中有機物越多,汙染越嚴重。例如水源水的溶解氧一般在5~10mg/L以下時,作為飲用水源已不合適。溶解氧濃度小於1mg/L時,由於有機物的分解,可使水源水開始發生惡臭。又如當水源水的BOD小於3mg/L時,水質較好;到7.5mg/L時,水質較差;超過10mg/L時水質差,此時水中溶解氧濃度已接近於0。②氨氮(NH3-N)濃度升高。③嗅味明顯。④致突變性的Ames試驗結果呈陽性,而水質良好的水源應呈陰性。 2. 微汙染水的危害 我國微汙染水源 CODM平均為10mg/L左右,氨氮平均為3.3mg/L左右。微汙染物的性質及危害歸納如下。 (1) 有機物微汙染水中的有機物可分為天然有機物(NOM)和人工合成有機物(SOC)。天然有機物是指動植物在自然循環過程中經腐爛分解所產生的物質,包括腐殖質微生物分泌物、溶解的動物組織及動物的廢棄物等,也稱作耗氧有機物或傳統有機物;人工合成的有機物大多為有毒有機汙染物。有機物在水中的存在使顆粒穩定,增加混凝劑用量和活性炭吸附器的負荷。水體中的可溶性有機物(DOM)容易與飲用水淨化過程中的各種氧化劑和消毒劑反應。常見的是與液氯反應,形成三鹵甲烷(THMs)、鹵代乙酸(HAAs)以及其他的鹵代消毒副產物,其中大部分已證明可以使試驗的動物引起癌症。 (2) 氮 氮在水中以有機氮、氨、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形式存在,用金屬鋁鹽作為混凝劑對氨氮的去除率很低。在水廠流程和配水係統中,氨氮濃度0.25mg/L就足以使硝化 為亞硝酸及硝酸鹽,亞硝酸鹽的積累代替了血紅細胞中氧的位置,*終導致窒息;髙濃度的硝酸鹽攝入後也會引起中毒。 (3) 和味即使經水廠處理後,飲用水口感仍很差。 (4) “三致”物質飲用水經氯化處理後,有可能形成“三致”物質,即致癌、致突變、致畸、威脅人的健康。 (5) 鐵、錳 含鐵、錳較高的飲用水中會產生紅褐色以致出現沉澱物,會使被洗滌的衣服著色,並有金屬味;另外,含鐵、錳過高的水容易使鐵、錳細菌大量繁殖,堵塞、腐蝕管道。 我們主營:工業蒸餾水 去離子水 高純水 電池補充液 精製水 車用尿素溶液 2005-2018 東莞市王者体育直播app下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,並保留所有權利 東莞萬江區大汾工業區,郵編:523000 0769-26380198 /13559753668 www.fengye01.com |
|